我是棠棣,一名痴迷历史的爱好者。在这里,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今大事,聊一聊历史的兴衰与风云,纵论天下时势。君子一生,唯学与交友为最!
绍兴八年(1138年)五月二十九日(癸丑),一封紧急的诏书急急送往鼎州知府衙门,诏文催促马扩立即赶赴临安行在,要求尽快到达。这封突然到来的命令,让人不禁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让朝廷如此着急?
事情的根源要追溯到高宗即位之初。早在他上台时,高宗便一心想通过与金朝议和来结束战事,他曾经单方面决定派遣使者进行和谈,希望能够“选能专对者使金”,实现和平。然而,金朝并没有给予南宋任何和平的机会。金朝不断推翻宋朝的控制,并且扶持不同的傀儡政权,以期彻底消灭赵宋政权——张邦昌被立为“楚帝”、刘豫被扶持为“齐帝”,金人始终不愿放过宋朝。高宗朝廷虽然不甘心坐以待毙,但面对金人的步步紧逼,也只能不断派遣使者前往金朝进行交涉,其中包括王伦、宇文虚中、魏行可、洪皓、崔纵、张邵等人。然而,这些使者一次又一次地被金朝拘禁,几乎无一人能顺利归来。多年来,金朝始终对南宋发动猛烈的军事攻势,导致高宗求和不得,身心俱疲。
展开剩余82%在绍兴三年(1133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己酉),金朝派遣李永寿和王诩来到临安,他们态度傲慢,毫无诚意地再次提出与南宋议和。此次金使要求“尽还北俘”,即让河北人归金,中原人归刘豫。高宗对此非常愤怒,并且与使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几个月后,绍兴五年(1135年),金太宗病逝,完颜合剌继位,改年号为金熙宗。随着金朝内政的变化,粘罕的影响逐渐减弱,挞懒的权力逐渐上升。与此同时,金军在战场上的屡次失败,曾经的金强宋弱的局势开始发生反转,金朝被迫调整对宋的战略,宋金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
绍兴七年(1137年)十一月,金朝终于废除了刘豫的伪齐政权,标志着金朝对南宋的态度有所软化。随即,挞懒派遣使者王伦传达金朝愿意与南宋和谈的消息。到了绍兴八年初,王伦再次作为使者前往金朝,向金熙宗表示感谢,并请求金朝将原刘豫统治下的河南和陕西归还给南宋。金朝也终于做出了回应,决定派遣使者前来临安进行和谈。这次派出的使者,正是曾与马扩打交道多次的撒卢母。
绍兴八年五月二十三日(丁未),撒卢母等金使与王伦等宋使一起抵达南宋境内。撒卢母一到临安便迫不及待地询问马扩的所在,急切的情绪明显表露无遗。王伦随即向高宗报告,指出撒卢母曾参与过“海上之盟”与马扩等人接触,并且与马扩关系密切。王伦建议朝廷尽快召马扩前往临安,以便在谈判过程中随时为朝廷提供帮助。金使的到访无疑是关系到国运的大事,而撒卢母如此提及马扩,似乎预示着他希望与马扩再度见面,借此重新确认双方的友谊。对此,高宗迅速下令,紧急召马扩前来。
与此同时,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高宗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回应撒卢母的请求,而是他希望通过马扩与撒卢母的旧交情,来加速宋金和谈的进程。毕竟,撒卢母在与马扩的交流中展现了对金宋和谈的支持态度。这种种迹象表明,金人确实有意通过谈判来缓解与南宋的冲突。
六月,马扩如期赶到行在,此时撒卢母和其他金使已先行到达临安。马扩立即前往使馆与金使见面。这一次,马扩与撒卢母的再次会面,已经是十二年后的重逢。从“海上之盟”到太原的最后通牒,再到如今的和谈,双方之间的故事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在海上马扩与撒卢母谈判时,双方的立场鲜明、言辞犀利,而如今,他们再次见面,氛围却带着几分亲切与感慨。
谈话间,马扩有意无意地伸出手指,开始列举金朝开国重臣的小名,询问撒卢母这些人物的近况。撒卢母一一作答,但回应间,心头却愈发不安。毕竟,在他看来,马扩一方面显得过于熟悉这些人,另一方面却似乎在无形中展示着对自己地位的轻视。马扩甚至提到,很多当年与自己交手的金朝将领,如今已不在人世。这些“死亡名单”的名字,让撒卢母不禁想起了多年前金军对南宋的侵略和自己所经历的种种冲突。
撒卢母的心情变得越发沉重,他开始感受到马扩言辞中的压力和潜在的挑战。毕竟,金朝在与宋朝的战争中屡次遭遇失败,而马扩那句“贵朝听信狂悖之言,却把本朝当作残破没落之契丹辽朝看待,只恐怕以后贵朝自己蒙受的祸患也会不小”似乎已经预言了金朝未来的困境。历史的轮回,似乎让撒卢母再度感受到一种来自过去的警告。
两人交谈不久后,撒卢母得知南宋朝廷中有人提议让马扩再次奉使金朝。这个消息让撒卢母心生警觉,他立刻施展诡计,向宋朝表示,马扩在金朝深得尊敬,如果再次派遣他出使金国,恐怕会留下后患。高宗朝廷竟然轻信了撒卢母的说辞,于是便放弃了让马扩奉使的计划。
然而,几个月后,马扩被任命为沿海制置副使,但这份职务并未能改变他对朝廷的失望。由于与金朝的关系逐渐恶化,马扩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疑虑。虽然他在军事和外交上的能力不容小觑,但朝廷始终没有给予他更多的重用。此时的他,已然成为了一个“局外人”,只能够默默观望,无法再为国家出力。
绍兴九年(1139年)六月,湖南安抚使谢祖信找到马扩,请他协助处理一起在武冈军发生的叛乱事件。马扩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推荐了张球担任武冈军的指挥,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然而,尽管他在此事中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朝廷依然没有重新启用他。
最终,马扩决定从政治舞台上彻底退出。他请求辞去刚刚上任不久的沿海制置副使职务,打算回归故乡过上平静的生活。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五日(壬寅),高宗终于批准了他的辞呈,马扩正式退出了政坛。
退役后的马扩,具体生活如何并无详细记载,但可以推测,他大概率仍然生活在湖南。直到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金朝开始扩建燕京,调整政治重心,而马扩在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152年1月31日)去世,结束了他的一生。
尽管马扩曾为宋朝做出巨大贡献,但在《宋史》中,他并没有自己的传记。在许多史书中,马扩似乎被遗忘,直到明末的《南宋书》中,才为他补写了传记,但
发布于:天津市
